在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往往有许多杂质,其中有有机质的,也有无机质的。有机物可使微生物生长,形成有机附着物,有机微生物大量繁殖给冷却水系统带来许多危害,使系统传热效率降低,诱导金属腐蚀,严重时还可能对管路造成堵塞。无机物可使凝结器铜管结垢,导致凝结水温度升高,从而使凝结器的真空度下降,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通常,循环冷却水中所遇到的腐蚀、结垢、生物污垢等几个问题,采用水处理技术是能够解决的。所谓冷却水处理技术是指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设备材质、工况条件选择缓蚀剂、阻垢剂、分散剂、杀菌剂正确匹配组成水处理配方,提出工艺控制条件,提供相应清洗、顶膜方案等。
反渗透杀菌剂的种类目前国内使用多、技术较成熟的杀菌灭藻技术为化学杀菌技术。这类技术是利用化学药剂对细菌进行杀除,即使用杀菌剂。对于这类药剂的一般要求为:高效、低(无)毒、无腐蚀,同时具有缓蚀、阻垢作用或能与缓蚀剂、阻垢剂配合使用,成本低、生产及运输安全,投药方便。化学杀菌剂一般分为氧化性和非氧化性两大类。
氧化性杀菌剂应用较早,在冷却水中已用了半个多世纪了,人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了。这类杀菌剂通常是一些强氧化剂,如卤素中的氯、溴和碘,还有氯的化合物、臭氧等。大体可分为五大类氯基杀菌剂、溴基杀菌剂、二氧化氯、过氧化物和臭氧。
非氧化性杀菌剂是冷却水处理中另一大类杀菌剂,它的种类很多,其杀菌效果有的比氧化性杀菌剂要好。
在循环水处理中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止循环水中微生物对其产生抗药性。非氧化性杀菌剂主要有氯酚、戊二醛、季胺盐、季磷盐、异噻唑啉酮等。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排污标准的日益严格以及人们对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和生物粘泥、污垢问题的日益重视,另外由于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杀菌剂种类的多样性,近年来虽然不断有各种类型的杀菌灭藻技术被开发,但成本低、高效、低(无)毒、对人畜生物无毒副作用、且对设备无腐蚀作用的却不多见。因此,开发杀菌剂及其复合配方、研制杀生剂的应用技术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应根据绿色化学和污染防止的原理和思路而设计,以环境、性能、经济为目标,开发出低毒、易生物降解、高效的药剂。
(2)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对药剂作用机理和协同作用的研究,从而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药剂的性能。
(3)在现有杀菌剂的基础上开发复配式杀菌产品,以发挥现有杀菌剂品种的潜力,减少开发新杀菌剂所带来的巨大耗费。
(4)尽量开发有针对性的特-效杀菌剂。
(5)加强生物杀菌剂的研究,生物技术成本低、杀菌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无腐蚀,发展前途好,无疑将成为杀菌技术努力发展的方向。